57
10
7
等級4
172
0
2010-10-14 55 瀏覽
終於試過了重開於舊店的波記, 心情相當沉重。聽說, 波記的其中一位老闆過了身, 其女在石塘咀市街市開了新店, 算是繼承了衣缽, 增添了燒鵝(以前只有燒鴨)、切雞及飯等食物, 但由以前來貨變成了自製燒味。燒鴨還好, 叉燒是失去了以前的特色。不久, 山道這間老店又神奇地重開, 但掌店人士包括一位紋身男士, 而掌廚的四眼叔叔倒是有點面熟。不知是不是以前的合伙人, 拆夥了, 卻又在舊店重開, 跟世侄女打對台呢? (這是不是「不合理的推測」, 見仁見智吧?)不過, 舊店間格擺設完全保留了舊貌, 食物也如以往般, 如只賣燒鴨, 不賣燒鵝。我吃的是我當年第一次去波記時吃的叉燒瀨加腩汁。叉燒, 跟從前有七八分相像, 表面不肥, 但軟熟 ------- 一邊吃, 一邊想起一個問題: 小時候在香港仔避風塘岸邊吃的所謂「艇仔粉」, 叉燒也跟這種十分相似, 而西環又是近海的, 叉燒的製法是不是出自同一個祖宗呢? 這種叉燒跟「蜜汁叉燒」不太相同, 沒有反光一般的表面, 但偏偏很軟, 很爽口。這個問題, 真的要叉燒專家才能解答得到了。湯, 淡了, 瀨粉煮到斷, 碎碎地, 一邊吃, 一邊嘆息。無論是舊店還是新店,
更多
終於試過了重開於舊店的波記, 心情相當沉重。

聽說, 波記的其中一位老闆過了身, 其女在石塘咀市街市開了新店, 算是繼承了衣缽, 增添了燒鵝(以前只有燒鴨)、切雞及飯等食物, 但由以前來貨變成了自製燒味。燒鴨還好, 叉燒是失去了以前的特色。
不久, 山道這間老店又神奇地重開, 但掌店人士包括一位紋身男士, 而掌廚的四眼叔叔倒是有點面熟。
不知是不是以前的合伙人, 拆夥了, 卻又在舊店重開, 跟世侄女打對台呢? (這是不是「不合理的推測」, 見仁見智吧?)
不過, 舊店間格擺設完全保留了舊貌, 食物也如以往般, 如只賣燒鴨, 不賣燒鵝。
我吃的是我當年第一次去波記時吃的叉燒瀨加腩汁。
叉燒, 跟從前有七八分相像, 表面不肥, 但軟熟 ------- 一邊吃, 一邊想起一個問題: 小時候在香港仔避風塘岸邊吃的所謂「艇仔粉」, 叉燒也跟這種十分相似, 而西環又是近海的, 叉燒的製法是不是出自同一個祖宗呢? 這種叉燒跟「蜜汁叉燒」不太相同, 沒有反光一般的表面, 但偏偏很軟, 很爽口。這個問題, 真的要叉燒專家才能解答得到了。
湯, 淡了, 瀨粉煮到斷, 碎碎地, 一邊吃, 一邊嘆息。無論是舊店還是新店, 都無法做到跟己故老闆坐鎮時的水準, 偏偏又要在故人故地附近鬧雙胞案, 泉下有知, 不知有何感受。我特地贈那位前輩一首詩, 希望他能夠安息:
「妙廚波記鎮西環, 燒鴨瀨粉是奇譚。奈何撒手別塵寰, 昔年滋味不復還。」

P.S.希望上帝和真神阿拉保佑這篇食評獲得刊登。
(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,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。)
張貼
評分
味道
環境
服務
衛生
抵食
用餐途徑
堂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