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
6
5
等級4
2012-08-12 963 瀏覽
廣東人稱形如大盆,用以煮食的鐵器為“鑊”。廣東風水師又喜歡教人用煮食的鑊來擋煞。此舉大抵源於古人認為凸出的孤形物體可以卸煞,而鑊為半圓形,正好符合這方面的用途。另一方面,用過的鑊底必會沾上油漬和變成玄黑色,令人相信在這種情況下,鑊的擋煞能力將會增加。就這樣黑鑊被人用來擋煞,煞氣越大,就要用更大的鑊。所以我們常說的俗語“大鑊”,就是指情況非常不妙的糟糕事情。生活之中總有不少麻煩事,如果處理不好,很可能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後果,就是所謂的“有鑊氣”了。自問窩囊一個,總希望能夠盡量避免“有鑊氣”事情的發生。然而對於吃,我卻最愛廣式的“鑊氣小炒”。甚麼是“鑊氣”?所謂“鑊氣”,就是由鑊所烹調的食物,其原材料、調味料的香味,被廚師以猛烈的火力,再配合適當的烹調時間,將食物的色、香、味精華,呈獻給客人品嚐。說起“鑊氣小炒”,自然令人想起香港昔日的“大牌檔”。這些食肆的“鑊氣”透過轟轟的爐響、熊熊的火光,加上掌勺師傅的功架表演,令客人親身感受聲、色、香、味的震撼。可惜,以上一切俱往矣。自從香港取消了大牌檔之後,“鑊氣”的美學也從此褪色。退而求其次,只好到街市內的食肆,嘗試尋找嚮往以久的“鑊氣風味”。食肆
更多
廣東人稱形如大盆,用以煮食的鐵器為“鑊”。廣東風水師又喜歡教人用煮食的鑊來擋煞。此舉大抵源於古人認為凸出的孤形物體可以卸煞,而鑊為半圓形,正好符合這方面的用途。另一方面,用過的鑊底必會沾上油漬和變成玄黑色,令人相信在這種情況下,鑊的擋煞能力將會增加。就這樣黑鑊被人用來擋煞,煞氣越大,就要用更大的鑊。所以我們常說的俗語“大鑊”,就是指情況非常不妙的糟糕事情。

生活之中總有不少麻煩事,如果處理不好,很可能會帶來非常負面的後果,就是所謂的“有鑊氣”了。自問窩囊一個,總希望能夠盡量避免“有鑊氣”事情的發生。然而對於吃,我卻最愛廣式的“鑊氣小炒”。甚麼是“鑊氣”?所謂“鑊氣”,就是由鑊所烹調的食物,其原材料、調味料的香味,被廚師以猛烈的火力,再配合適當的烹調時間,將食物的色、香、味精華,呈獻給客人品嚐。

說起“鑊氣小炒”,自然令人想起香港昔日的“大牌檔”。這些食肆的“鑊氣”透過轟轟的爐響、熊熊的火光,加上掌勺師傅的功架表演,令客人親身感受聲、色、香、味的震撼。可惜,以上一切俱往矣。自從香港取消了大牌檔之後,“鑊氣”的美學也從此褪色。退而求其次,只好到街市內的食肆,嘗試尋找嚮往以久的“鑊氣風味”。

食肆環境及服務

北角市政大廈內的“東寶”,是香港著名的“大牌檔”。“店小二”就是“東寶”在同一市政大廈內所開的分店,位於市政大廈2樓的盡頭。這家店子雖然設於市政大廈之內,但是明顯與同層的其他食肆有所不同。它用了許多盆栽,將店子間隔成自成一隅的天地。桌子是深色的木桌,有靠背的椅子也是木造的,不像其他同類食肆只用摺櫈。深木色的粗線條桌椅與這裡的公雞圖案茶壺,是很有“懷舊”氣息的搭配。

炎炎夏夜最令我擔心的是,市政大廈內有否足夠的冷氣空調?!另一方面,冷氣的度數又不能太強勁,否則就會令菜肴很快變涼,最終影響食物的“鑊氣”。來到之後,發現溫度是適中的。環境方面,也不是想像中的嘈雜,可能當晚的客人都比較含蓄內斂吧!

最令我介意的,卻是“店小二”的服務。早知這裡的生意不錯,所以在7天前已預訂桌子。心想應該可以立即就座不用等的,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波折重重。當晚座位雖然只有八成滿,我們也早已訂好桌子,但是店內職員竟然拒絕讓我們入座(當時已經人齊)。理由是其中一桌多來了一位客人,所以不能讓我們坐原先獲編的桌子。職員遂領我們離開“店小二”,朝“東寶”的方向走。

當時我立即跟職員理論,為甚麼“店小二”內還有這麼多桌子,可店方卻硬要把我們塞到別處?還有店方的訂座機制,原來只是虛設的嗎?這種待客態度,明顯是他們的理虧。經過約10分鐘的折騰後,終於可以在店內入座了。點菜之後發現少了一雙筷子,禮貌地請店員取來,她卻好像聽不到、看不見一樣。示意了好幾次,店員還是直走直過,沒當一回事。最後終於將她截停了,無耐對方竟然推諉,反指我們聲音太小,難以吸引她的注意(難道她沒看見我們揮手示意嗎?!)。食肆縱然有超凡的廚藝,若果沒有優秀的服務配合,還是難以攀上飲食界的殿堂,更何況這家店……
212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菜式介紹

“店小二”所供應的菜式,可謂包羅萬有。家禽、家畜、海鮮、羹、飯、粉、麵這裡當然有,連炭燒這裡都有。它甚至不是一般的中式小炒食肆,因為這裡連泰國菜式也有供應。客人想就座不久,便有東西吃嗎?可以試試這裡的一分鐘小食和冷盤。除此之外,又有一些頗為特別的推介,如: 店長推介、琛心推介,甚至有所謂的“難食推介”(即重口味推介)。我想喜歡選擇的客人,應該會喜歡“店小二”的。

“店小二”的餐牌上大概有十大類菜式,每類都有最少3款(鴨類),最多29款選擇(海鮮類),總共就有超過一百種選擇。每款菜式的價錢,大約為$48-$280,然而有些海鮮菜式則以時價計算。較為特別的菜式有: 孑然鱷魚掌、吊桶春炒蛋、椒鹽鮮魷嘴、冬蔭公豬粉腸、炸芝士青瓜雲吞、炸榴槤、青芥辣八爪魚沙律、黃金雞腎/鮮魷、泰式炒墨魚和法式一口羊等。

當晚一心想吃點充滿“鑊氣”的海鮮小炒,可惜原來在座有些人要忌口,不能吃燥熱的菜式,頓時打亂了點菜的主意。翻看著寫滿菜名的餐牌,對於我這個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,自然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。最後隨隨便便的點了: 豉油皇梅菜菜心蒸豆腐($60)、荷蘭蕃茄日本柚子醋($65)、XO醬爆黃鱔片($68)、沙拉骨($68)、青芥辣八爪魚沙律($88)和風沙雞($140),又點了一些飲品。店方又為每桌客人,送上一碟免費的梅菜伴茄子(原價$45)。

推介菜式

老實說,以當晚的菜式水準來說,每一道菜都談不上美味精彩,只可以說是不過不失而已。相對來說,風沙雞、青芥辣八爪魚沙律和荷蘭蕃茄日本柚子醋,是三道個人認為較好吃的菜式。另外幾道菜 ─ XO醬爆黃鱔片、沙拉骨、豉油皇梅菜菜心蒸豆腐則較為普遍。其中,梅菜伴茄子,則是當晚最難令人滿意的一道菜。

風沙雞 ─ 雞塊很是多肉,吃起來很嫩滑帶點肉汁,雞皮又是脆脆的,香味更是非常誘人。以炸雞來說,這種質素已不算太賴。然而,雞肉的鮮味卻很薄弱,味道又稍鹹了一點,更甚的是雞皮表面焦黑處處。以$140半隻的價錢來說,好像不是太值。
82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青芥辣八爪魚沙律 ─ 這是一道非常清新的沙律菜式,我更欣賞這道菜的創意。新鮮八爪魚刺身配上爽脆的青瓜條,再伴入日本青芥辣和Mayonnaise沙律醬,面層又灑上許多炒香的白芝麻。八爪魚刺身的質感滑而不韌,卻又不失嚼勁。日本青芥辣的香和辣,為這道沙律帶來刺激的感覺,而Mayonnaise醬的酸和甜,剛好平衡了辛辣的味道。面層的炒香白芝麻,使整道菜添了幾分“香口”和“惹味”感。夏天吃這道沙律菜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83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荷蘭蕃茄日本柚子醋 ─ 這道豔紅的沙律,可謂“鮮色奪人”。沙律所用的蕃茄,是不是來自荷蘭?這個真的不得而知。很多時吃到一般街市買來的蕃茄,只覺果肉多而汁液少,吃起來又有種稍腥的味道。然而,這盤蕃茄吃起來,果肉和汁液卻有著不錯的平衡,且有酸酸甜甜的味道。可惜這道菜的名字,雖有“日本柚子醋”幾個字,但是吃起來卻和一般日本醋的味道沒有兩樣,令人懷疑名字只是“噱頭”而已。縱然如此,這道沙律還是值得一吃的!
120 瀏覽
1 讚好
0 留言
普普通通的菜式

XO醬爆黃鱔片 ─ 這道菜上桌時,那股“鑊氣”的香味,令人即時垂涎。作為材料之一的芹菜,也是炒得又香又爽脆的。XO醬的香辣,正好除去黃鱔的腥味,更為菜式增添“惹味”感。可惜的是黃鱔吃起來有點韌又稍嫌油膩,卻不太覺有“鑊氣”的香味。
48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豉油皇梅菜菜心蒸豆腐 ─ 這道菜所用的豆腐,只是本地的盒裝冷藏貨色,雖然滑卻沒有豆香(還是覺得布包豆腐較好)。豉油皇和梅菜的質素,也不見得有任何出色之處。特別是梅菜的質感,是乾乾硬硬的,水準甚至比家裡吃到的還差很遠。這樣幾種食材被配在一起,卻未有因融合而迸發出食味上的精彩。整體來說,這道菜的味道是太過普通了。
34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沙拉骨 ─ 與其說是“沙拉骨”,應正名為“沙拉肉”會更為貼切。一盤份量很大的“沙拉”和“骨”是分開上的。豬肉被切成粗條,炸至脆而不膩。可惜吃來只覺有強烈的“梳打味”,肉味盡失。那盤沙拉就是覺得份量過多有點浪費,味道則與一般的Mayonnaise無異。
54 瀏覽
0 讚好
0 留言
不太滿意的菜式

梅菜伴茄子 ─ 上文已經提及過,這裡所用的梅菜質素不佳。因此以之來配茄子的話,效果自然難以理想。吃起來也是乾乾硬硬,不香不甜的。想不到連茄子也是淡而無味,吃時只有軟腍的感覺,簡直不知道自己在吃甚麼。
53 瀏覽
1 讚好
0 留言
曾經主觀認為這家有名的店子,可以成為我追求“鑊氣”香味的最佳答案。吃完幾道菜之後,才發覺水準也不外如是,加上那不太對勁的服務態度,最後竟發現充滿“鑊氣”的,只是我來訪“店小二”的決定。

總評

環境: 較一般街市內的食肆優勝
服務: 需要重新學習何謂待客之道
菜式選擇: 很多
菜式水準: 名過其實
價錢: 較同類食肆為高
再訪意向: 不大
(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,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。)
張貼
評分
味道
環境
服務
衛生
抵食
用餐日期
2012-07-27
等候時間
10 分鐘 (堂食)
人均消費
$140 (晚餐)